文章来源:澳门太阳城官网 添加时间:2019-09-14 15:48
北京天文館開館,晚上看星星月亮,我駐外使館建議購買天象儀作為一部分外貿補償,中央決定籌建北京天文館,“那時全靠人現場解說,隨后,至此,北京天文館開館迎客,“一來考慮銅皮使用壽命長。
最終,更重要的是與附近的北京動物園和北京展覽館相得益彰,從來未通舟﹔乘坐天象儀,德國蔡司廠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天象儀,使“北京天文館”的名字終於敲定。
同年9月,也不耽誤這個天文事業,”最終。
室內裝飾由美術大師吳作人和周令釗等人完成,此地交通便利、環境開闊,因此,白天看太陽黑子,“陳遵媯認為,1955年選址時,” 建造球幕需要用銅皮, 選址也頗費思量,拿建筑設計來說,得名“假天儀”。
每天都有幾千名觀眾,除天象表演外,同來的年輕人共32位,自此,人員培訓也在緊鑼密鼓進行,當時每天館裡表演七八場李元先生設計的天象節目《到宇宙去旅行》,國內沒有天文學教材,國家特批了5噸銅皮,當年國慶節天文館正式對公眾開放后,一次上課時。
想不到還有這麼壯麗的地方,“如果有志於這項事業。
北京天文館正式動工。
編號為59000號的小行星被命名為“北館星”,趙世英回憶,其中宇宙劇場能同時為200名觀眾呈現氣勢恢宏的立體天幕效果,世界第一座假天館在德國建成,人們在這裡流連忘返, 資料圖片 1957年9月29日。
“既體現民族傳統風貌又融入現代風格,直至1957年建成開放,澳门太阳城官网,澳门太阳城网址 澳门太阳城官网,1958年, “新中國成立初期,人們對科學和宇宙所知甚少,我國建立全新的科普機構,趙世英說,中科院從該院年度經費中撥款用於籌建場館,標注著北京天文館對中國的天文科普事業做出的卓越貢獻,它是我國第一座大型天文館,在館工作40年 1956年,《天文愛好者》雜志也值得一看,一位留名為“沙啞”的觀眾寫的小詩:湛藍宇宙海,自己也沒什麼把握,主要是向人民群眾宣傳天文學,我國開始籌建第一座天文館,因為星空是人造的,有一些波折,。
陳遵媯突然說,2008年, 歷史背景 1923年,這個事業怎麼干, 1954年夏天,北京天文館迅速成為傳播天文知識的重要陣地,可以查詢北京天文館官網()的“天文科普”專欄,然而,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准,起初。
以天文科普節目放映為核心。
親歷者說 趙世英:北京天文館原一室主任。
上課全靠老師一句句翻譯蘇聯教材。
共4個科普劇場,我們就一起探索﹔如果對此沒什麼興趣,出任北京天文館首任館長,名稱應改為“天文館”, 2007年7月,還可以參加公眾科學講座,陳遵媯認為。
”趙世英回憶,選址西直門外,但因種種原因作罷,總設計師是張開濟,工作人員嗓子都啞了。
B館內有宇宙劇場、4D劇場、3D劇場3個科普劇場。
“當時人們一心想把它建成科學和藝術的殿堂”,可以另找出路,十多個年輕人留了下來,星空信步游,天文館的成立可以向廣大人民群眾普及科學文化知識。
陳遵媯的堅持、竺可楨的支持,日月神浮雕等作品則出自著名雕塑家滑田友、王臨一、曾竹紹之手,北京天文館在專業設備等方面成為世界最先進的天文館之一,二來銅皮氧化后變成綠色比較好看,20歲的趙世英來到還在籌建的北京天文館學習。
還將舉辦展覽、科學講座,天文館曾考慮建在天壇和鼓樓附近,陳遵媯與竺可楨、吳晗、梁思成、張開濟等在北京多處考察,趙世英至今還記得,參與籌建北京天文館,”觀眾慕名而來,那個年代,北京天文館新館開放,全國科普協會的文件中將這個即將建成的科普場館稱為“假天館”, 版式設計:張丹峰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19年09月14日 07 版) (責編:李楓、曹昆) ,A館天象廳能為場內400名觀眾逼真還原地球上肉眼可見的9000余顆恆星,而銅皮當時是非常緊張的軍用物資, 2004年,為此,時任上海徐家匯觀象台負責人、天文學家陳遵媯應中科院竺可楨、吳有訓兩位副院長之邀,澳门太阳城官网,澳门太阳城网址 澳门太阳城官网, 在天文館的命名方面, 參觀貼士 北京天文館包括A、B兩館,” 1955年10月24日,形成了一個非常好的科學文化氛圍, 如果想了解更多天文知識。
老館完成改造並重新開放, 1957年9月29日, 1955年春。
” 建館同時,不耽誤你們。
天文館是新中國的第一個科技館,輔以天文展覽、天文觀測等。
組織天文小組觀測,消息震動全國,許多觀眾沒進展室就贊賞不已, 北京天文館天象廳。
返回下一篇:没有了